艾滋病,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。全名为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”,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,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,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,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。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“携手防疫抗艾、共担健康责任 ”,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,加强团结协作,强化压实政府、部门、社会和个人“四方责任”,携手应对新冠肺炎、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,共同抗击艾滋病,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。
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。红绸带标志的意义:红绸带像一条纽带,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,共同抗击艾滋病,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;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;象征着我们要用“心”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。
一、正确认识艾滋病:
医学全名为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” (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--AIDS) , 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 , 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。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,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,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!
二、艾滋病传播途径:
主要通过血液、不正当的性行为、吸毒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。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有三条:
1. 性传播:同艾滋病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。
2. 血液传播:接受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。比如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、非法采供血、输入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(如:针头、针灸针、牙科器械、美容器械等)、共用剃须(刮脸)刀及牙刷等传播。
3. 母婴传播:被感染的母亲通过胎盘、产道和哺乳传播给胎儿或者婴儿。
三、易感染艾滋病病毒人群:
1. 同性恋或双性恋的男性。
2. 卖淫或嫖娼者。
3. 性病病人。
4. 与他人共用针筒、针头注射毒品的吸毒者。
5. 带病毒母亲新生的婴儿。
经常出差在外住宿人员并不容易感染艾滋病毒:
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或者一般社交接触传播,与感染者握手,一同工作、交谈、上课、进食、乘坐交通工具,公用洗手间或者泳池等,都不会感染艾滋病。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、电话机、餐饮具、卧具、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。
四、自我预防,远离艾滋:
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。因此,艾滋病也被称为“超级癌症”和“世纪杀手”, 但是仍然可以预防它。
1.洁身自爱,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方法。
2. 进行安全的性行为,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避孕套。
3.及时、规范的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HIV的可能。
4.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,进行穿破皮肤的行为时,保证用具经过严格消毒。
5.戒断毒品,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。
6.避免母婴传播。
我们谨记,无论何时,生命都是有尊严的;
我们期盼,通过红丝带能够打开心灵的另一扇窗;
我们期待,飘动的红丝带,播散阳光般的希望。